中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站首页 > 中学动态

擎木成林 俊朗向阳 ——记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向日葵之约”八年级男生青春课程

发布时间:2025-05-06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树木向阳而生,少年蓬勃成长。在石馨副校长策划指导下,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与中学部历时三年精心打磨的“向日葵之约”青春课程,如春日新绿,为八年级男生带来成长的深度对话。既希望男生如乔木根系深稳、枝干挺拔,在青春阶段扎牢成长之基;亦期许以“俊朗”为魂,塑造“外具挺拔之姿,内蕴担当之质”的少年形象,向上生长、向美而行,成林成荫,撑起属于自己的天空。2025年4月2日和3日,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八年级299位男生齐聚大报告厅,以“俊朗男生”之名,赴“擎木成林”的青春之约。

团委书记兼大队辅导员丁旭老师主持“向日葵之约”八年级男生青春课程

向阳而立:播种成长的土壤

会场布置由年级组长张丹媚老师统筹,美术组刘丹、王爽、史铠铢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八年级全体少年化身“成长设计师”,“树木精神”具象为可触可感的空间叙事

舞台下方,一幅以师生掌印拓印而成的长卷徐徐展开。少年们的掌心着颜料,大小掌印错落堆叠,似蓬勃树冠,又似青春年轮印刻下他们在成长路上独特的纹理与印记

会场两侧“时光之树”拔地而起。粗壮的树干由棕色卡纸塑造,仿若少年们在成长路上坚实的根基;繁茂的绿叶以绿色卡纸精心剪裁,象征着少年们蓬勃的朝气与活力。一张张男孩的笑脸,被巧妙张贴于树干、枝叶间,从扎根处的青涩模样,到生长时的拼搏瞬间,再到向光处的自信笑容,构成“扎根-生长-向光”的成长图谱。这些青春照片,是课堂上思维碰撞的智慧闪光,是运动会上奋勇拼搏的汗水见证,是校园活动中携手担当的情谊铭刻。它们串联起少年们从懵懂走向坚毅的蜕变之路,承载着欢笑与汗水、磨砺与成长。

这片由师生共同打造的会场,是男生成长的沃土。在这里,团结、担当、支持是树木的脊梁,挺拔、高大、坚毅是成长的方向。它记录着青春岁月,孕育着成长硕果,激励着八年级男生们向阳而立,在青春岁月中不断拔节生长。

师生携手共创美好的青春课堂

 

拔节有声:聆听青春的三重奏

向阳而歌,逐光成长

青春舞台上,一曲《好男儿》如火炬点燃全场。歌曲以激昂旋律与铿锵歌词,勾勒出直面风雨的阳刚群像,熔铸男子汉对家、国、社会的责任担当。八年1班朱梓瑞、窦康诚,八年4班赵启航,八年8班刘翰远,八年9班王彦哲、杨润熙,八年10班李蕙成,八年11班唐瑞泽,与丁旭老师、李博天老师、杨易霏老师并肩而立,少年清越锋芒与师长厚重力量交织,共同唱响“责任传承”的和声。副歌响起,全场师生节拍共振,合唱声浪愈发高涨。省二实验男生的俊朗风貌于此迸发:英气如松,胸襟似海。当歌声与舞台“向阳生长”的主题交相辉映,时代青年“以歌明志、与光同行”的成长剪影,在时光中悄然定格。

师生同台演唱青春歌曲《好男儿》

 

向阳而生,踏歌而行

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中学部干事长、生物教师张洪峰老师第三次以青春导师身份,为八年级男生带来题为《向阳而生 踏歌而行》的生理讲座张老师以生物学科专业视角结合学生问卷,以极具教育力的案例讲解,为男生搭建起科学认知自我与健康成长的桥梁。

讲座中,张老师聚焦青春阶段身体成长规律,以“俊朗男生”的校园文化内涵为切入点,阐释“精神成熟重于外表完美”的成长哲学。他结合生物学科中“个体发育差异”的科学原理,将青春痘、变声期等生理变化比作青春的独特印记,引导男生在接纳身心蜕变中焕发青春生命力。

张老师结合食品安全、运动健康、睡眠管理等生活议题,借助有理有据的研究数据,与男生讲述了不良生活习惯对青少年成长的潜在危害,倡导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充足睡眠及对网络信息的批判性认知,以自律塑造内外兼修的“俊朗”气质。

谈及内在成长,张老师结合问卷与《哪吒》文化意象,呼吁男生从校园文明细节践行担当,在集体中凝聚“聚是一团火”的力量。谨慎选择正向社交圈层,远离不良信息。讲座尾声,张老师期许男生在青春阶段完成从“自我关注”到“责任觉醒”的认知跃迁:既要用科学知识守护健康,也要以人文情怀丰润心灵,在面对成长变化的过程中,肩负起对自己、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让青春在理性与担当的交织中,绽放出兼具活力与深度的生命光彩。

张洪峰老师主讲《向阳而生,踏歌而行》

 

向阳而语,笺传家音

12位家长代表带着爱与期许为现场299位少年送来浸润着体温的深情笺语。家长们以“父母”“挚友”的双重身份俯身交流,期待少年平凡的日子里打磨品格在成长的挑战中实现蜕变。岁月漫长,“愿你永远眼里有光,心里有爱”是天下父母最朴素的心愿那些藏在反复叮咛里的惦念、躲在深夜守望中的深情,此刻都化作笺上的墨香,在成长的每一页里静静晕染。一声父母,一生陪伴,十二份家音交织成青春的风铃,在男生的心田回响,在“被爱”中被浸润,在“懂爱”时破土

男生们正在聆听父母“说给儿子的话”

 

聚木成林:从个体到集体的成长共振

光影流辉照少年

在心理讲座现场,一段视频如时光宝盒,打开了八年级299名男子汉的青春画卷,在光影中一一浮现:金秋体育节上,他们全力冲刺,挥洒汗水;新年班会里,全员热情参与,笑容洋溢;辩论场上,坚定表达自我观点,思维碰撞;日常里,认真洒扫、恪守礼仪。拔河比赛的齐心协力、中队会的庄重有序、科技节的奇思妙想、登台领奖的荣耀时刻……每一个珍贵瞬间,都有师生相伴。通过回顾往昔,男孩们看到了自己成长路上的坚强、坚持,也感受到了身边的温暖。视频结尾,老师们送上特别礼物——属于老师们的青春片段。不同时代的青春交相辉映,让少年们明白,尽管青春的色彩各有千秋,但追逐梦想、奋勇前行的脚步从未停歇。愿八年级的男子汉们,在这光影流辉的映照下,带着往昔的力量,奔赴更加璀璨的未来!

视频《为青春点赞》:青春礼物,专属的成长记忆

 

青桐交响叶有声

男生票选的“青春小先生”与“青春大伙伴”以演讲传递成长启示。“青春小先生”八年12班王潇楠同学是热爱数学的青春男孩,他睿智、好学、善钻研,喜欢关注身边的数学元素,会去试算公交车的车牌号能否被3整除,喜欢参加竞赛,即使竞赛道路坎坷,仍因热爱而坚守,积极践行青春选择。八年2班邢博涵同学是善用演讲语言勇敢表达自己的睿智男孩,他善沟通,享受思维碰撞,争辩时眼里有光,勇敢表达自我,不因交流丧失自己,更不因失误放弃交流。在青春岁月里始终理性坚定,以思辨磨炼闪光的自己。“青春大伙伴”八年1班班主任李博天老师,他说做事不易,贵在坚持,在做专业运动员期间,—日复一日练习排球基本功,仅传球一项一年就871200次正是体育精神教会他坚持、在挑战中成长在身份的不断转换中,李老师更是完成了一次次具有挑战性的跨越,坚韧的精神力量让青春闪光。这些故事以同龄人的奔跑轨迹与师长的林木哲思为经纬,让担当如根系深稳、坚韧如枝叶舒展、自律如向阳生长,引领少年在青春交响中,以热血与荣光塑造成长姿态,聆听属于自己的拔节之声。

青春小先生王潇楠同学做《我爱数学》主题演讲

青春小先生邢博涵同学做《沟通不苟同》主题演讲

青春大伙伴李博天老师做《经历即所得,坚持即所获》主题演讲

 

相逢意气为君饮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中学部孙会波老师三次担任“向日葵之约”青春导师为男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讲座《相逢意气为君饮》孙老师以王维诗句为引,结合幽默表达与专业洞察,为青春阶段男生解析成长困惑。

孙老师以自身青春阶段“犟嘴后躲柴火垛”的经历开场,笑称“感谢母亲和狗”让自己理解与家长“量力而行”的沟通智慧,瞬间拉近与学生距离。他指出八年级男生处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滞后的“错位期”,自我意识增强、情绪波动剧烈,社交中呈现同伴关系优先、家庭沟通疏离等特点,引用脑科学研究说明杏仁核与前额叶发育不同步导致情绪调节困难,强调“情绪波动是成长的生物学特征而非个人问题”。

针对青春阶段的心理特点,他建议男生接纳身体与心理变化,理解“成长是心平气和接受落差”;学会选择并承担后果,避免患得患失;正视孤独,在周国平“心与心距离最远”的哲思中领悟成长本质。谈及健康习惯,他强调认真对待体育课、减少熬夜,“抓住课堂比依赖课外班更有效”;鼓励主动求助,引用美国儿科学会数据“每周与父母沟通3次以上抑郁率降47%”,并以《美丽人生》中父亲构建“安全依恋基地”为例,说明求助是突破自我中心、重建安全感的重要途径。

结合问卷数据,孙老师指出日均游戏0.5-1小时需警惕精力分配,建议“若自控困难可请求家长协助”;针对学生课堂私下随意表达,他以“公共平台需守公德”为喻,呼吁维护课堂秩序;面对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际交往,他指出“小温室效应”导致的“我最重要”心态,倡导“成人之美”的相处哲学。谈及男女生交往,他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界限,谨慎行为。

结合问卷“树木自喻”作答——从槐树的稳重敦厚、桦树的自我修复与惠及他人,到山楂树的酸甜成长感悟,展现出同学们对自我特质的多元认知。借此,孙老师分享“做自己需兼顾集体担当”,以松柏的挺拔、胡杨的坚韧、橡树的固土为喻,勉励男生在抗挫中积累“成长的年轮”。讲座尾声,他以《少年行》诗句期许男生“少年豪情,快意青春,冲破樊篱,美梦成真”,成为“站得直、立得稳、行得远”的新时代少年。

整场讲座中,孙老师将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等专业内容,融入自嘲、比喻、互动等幽默表达,让学生在笑声中理解“接纳、选择、孤独、担当”的成长要义,展现出“懂少年语言、通成长规律、有教育温度”的独特魅力,为八年级男生的青春之旅注入理性力量与人文关怀。

孙会波老师主讲《相逢意气为君饮》

 

木铎金声润少年

树成需十载扎根,少年成长亦需时光沉淀。德育副主任于春婷老师以树木为喻,从“向下扎根”与“向上生长”出发,引领男生构筑内外兼修的人格。她倡导以集体责任感投身公益,传承父辈共建“工人文化宫”的集体主义精神;借《诫子书》“静以修身”,嘱少年在浮躁中坚守成长初心。以《咏柳》“春风”喻规则助力成长,更以杨利伟、邓稼先为榜样,激励男生胸怀家国、平凡中铸担当。于老师的青春成长指导以文化浸润与榜样引航,为少年注入精神底色,期许他们向下深植责任之根,向上舒展格局之冠,成为根立地、叶参天的时代栋梁。

于春婷老师做《向下扎根,向上生长》青春成长指导

 

于春婷老师成长指导传递向内发力的力量

 

“向日葵之约”八年级男生青春课程落下帷幕,299名少年在“树木精神” 中汲取成长养分。课程以“扎根与向上”为内核,将责任、坚韧等品质融入青春叙事。省二实验少年在“聚木成林”的共鸣中,领悟成长真谛:非孤木独秀,而是共赴向光征程。愿少年携课程种下的精神种子,以俊朗之姿舒展枝干,让担当深植根系,理想闪耀枝叶,于岁月中长成遮风挡雨的青春森林。

“向日葵之约”八年级男生青春课程提供课程支持与贡献的师生合影(从左至右:杨易霏、梁竹青、刘艳滨、丁旭、张丹媚、石馨、张洪峰、于春婷、张泽生、王爽)

撰稿:刘艳滨、周洪宇       摄影:信息中心        图片:李东函

编辑:纪明秀     初审:于春婷    复审:李丽莉    终审: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