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速递

精彩•精致•精深 ——记“立足深度思考 探索有效学习”第五届“砺志杯”教育教学精品课程展示活动

发布时间:2017-11-03

“未来的教育一定是个性化的,未来的学校一定是多元的。教育目标越来越聚焦于人的发展,着眼于人的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正驱动着全球的教育变革。”2017年10月27日圆满落幕的教育教学精品课程展示活动,就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立足深度思考,探索有效学习。

专家引领促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邓志伟教授从分析被纳入到2018年PISA测试能力全球胜任力所包含的生存力、学习力、竞争力、发展力这四个层次入手,对深度思维进行了多元地剖析,让我们清楚了深度思维更加广泛的内涵,通过梳理“教什么”存在的四个问题,给出了中小学教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六点建议。邓教授的报告启发教师深度思考如何转变课堂教学,达成学生主动、有效、深度学习,也为学校创新改革指明方向。

1.JPG

邓志伟教师作题为《核心素养与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基于思考力的深度学习》的报告

德育精品课程展示

中国红  中国梦

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在行为规约、习惯养成,身心健康、情绪管理,理想信念、审美情意,社会实践、胸襟视野等方面形成了学校规范、部门选择,关照生命、尊重个性、整体生动、各个出彩的实践积累和系统规划。本次“砺志杯”德育精品课程专场以“家国情怀”为核心,以“中国少年中国红”“中国青年中国梦”为主题,分别展示小学社团课程和中学班会课程,既是展示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唱响时代旋律方面所做的课程实践,更是还原和提升。

1.JPG

石馨副校长在德育课程展示专场中饱含情怀的表达,“我的迷恋少年和青年的眼光是省二实验擦亮的,我的热爱校园和教育的心怀是省二实验盈满的,我的期许家国和世界的梦想是省二实验收纳的。唯有不忘初心、做植树的牧羊人。”

2.JPG

于春婷老师担当主持

3.JPG

马建梅副主任汇报小学德育课程

小学德育管理者们带领年级中队、班级中队的辅导员老师在德育课程的田园里精心耕作,怡然自乐。他们在民族文化和时代旋律中温暖、召唤、启迪一颗颗稚嫩的心灵,希望被经典涵养的气象永远雅正,希望被时尚拌美的孩子永远鲜活。那是教育的美,是看得见的力量。

小学“中国少年 中国红”社团课程

南湖小学部灵韵管乐社团和馨雅诗乐红领巾社团展示“诗书礼乐美  少年中国红”

4.jpg


高新小学部京韵体操社团展示“京腔京韵美  少年中国红”

5.jpg


远洋小学部红领巾剧社、金色童年男童合唱社团展示“经典时尚美  少年中国红”

6.jpg

“黑眼睛,黄皮肤,中国好儿郎”;五千年,五千岁,少年炼成钢;少先队,中国红,省二好少年。这是“中国少年  中国红”的色彩与模样。

7.JPG

龙燕副主任汇报中学德育课程

当少年先锋成长为青年才俊,当队旗飘扬更替为团徽闪耀,学校德育课程的目标落定在遵守规则、礼仪示范,培养校园示范者和引领者,培养有管理气度和服务意识的校园领袖,培养拥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省二学子。做中国青年中国梦的守望者和助力者,中学的德育课程设计尊重学段差异,尊重学情差异,量体裁衣,给予每个学生适合的教育。我们的幸福源于学生的成长,更源于我们与学生共同成长。

“中国青年  中国梦”班会课程

南湖中学部第32届校学生会主席牛菁菁和校社联合会主席樊弋宁同学讲述他们的“中国青年 中国梦”之“家国情怀  砺志成长”

8.JPG

远洋中学部八年级学生会主席王默达和校园之声广播站站长于夏秋洋讲述他们的“中国青年 中国梦”之“家国情怀  责任担当”

9.JPG

    高新中学部许正丽老师带领八年11班进行班会课,共话“中国青年 中国梦”之“家国情怀  国际视野”

10.jpg

高新中学部新翼合唱团《歌唱祖国》,以歌声表达做好自己当做之事,正是在肩负你我的“匹夫之责”

11.jpg

我们用“中国青年 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去体验砺志成长、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这“中国青年”与年龄无关,只关于“中国”与“梦想”。“常念家国在心中”,拥有这份激情与热度,我们都是中国青年。

12.jpg

 

教学精品课程展示

 深度思考   有效学习

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包含构建高效的精品课堂和建设精品的学科社团活动。本次“砺志杯”教学精品课程专场以精品课堂为主体,呈现整合课、常规课、基于大数据的备课的展示,探讨深度思考和有效学习,进一步探究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模式。

学科整合课程

统整课立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多元化知识融合在一个主题中,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考水乳交融,让学生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中学统整课《大道之行——一带一路》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四个学科维度入手,以“开拓之路”、“传承之路”、“复兴之路”、“共赢之路”四个板块带领学生全方位、立体的了解“一带一路”创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中心主题下的多角度研发,形成学生思维、学科资源、学习组织的有效融合,引发了与会者对深度思考和有效学习的新思考、新认识。

1.jpg

2.JPG

统整课研发小组授课《大道之行——一带一路》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邓志伟教授充分肯定了本次统整课,称这是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彩改革,以宏观、立体的角度阐述了国家的大政方针,与时俱进,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热情极高。邓教授也提出建议,可以进一步挖掘素材,引起学生更大程度的理解和思考;课堂上应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通过有效的讨论提升学生思维。

3.JPG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邓志伟教授评课

物理信息学科整合课《智能停车位》是基于STEAM课程理念而设计的,学生在参与社会调查中提升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分享交流方案中深度思考,提出解决问题办法并完善方案,将高阶思维与真实情景紧密结合在一起,最后通过传感器的使用及小组合作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设计。

4.jpg

孙艳辉、姜再杰教师 授课《智能停车位》

吉林省教育学院综合部主任刘晓峰教授高度认同这样的课程整合。本节课针对生活中实际存在停车难的问题,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个学习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动手动脑融合在一起,实现学科融合的有效教学。这种开放式的、STEAM式的教学方式,激发触动学生创新、大胆的设想。希望今后会呈现更多的这样有价值的课程。

照片5:吉林省教育学院综合部主任刘晓峰教授评课

小学语文学科

一节课,因用心研磨而散发出无限的魅力;一位教师,因丰富的磨砺而让生命绽放。展示的三节课立足深度思考,巧设问题驱动,激发学生质疑,关注课程生成,促进个性学习。卜佳琪老师执教《项链》一课,卜老师把握部编教材的编写理念,遵循低年级语文教学规律,为大家呈现了“开放高效而富有思维活力”的语文课堂。敖雪老师展示的是《四时情趣》,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使学生体味文章写法之情趣,表达方式之情趣。成功打造了“听得见”思维拔节的声响、“看得见”思维伸展过程的课堂。《综合实践活动——马的研究》是一节统整课,由韩晶、王红蕾、张艳民老师共同执教完成,这堂课尝试运用语文综合实践课进行学科的横贯整合,从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打开学生的视野,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

吉林省教育学院小学教研部孙世梅主任针对这三节课给予高度赞扬,三节课各具特色、各有亮点,确实将“立足深度思考,探索有效学习”落实到他们的课堂教学中。语文的课堂就是应如此,越来越少的传授知识,越来越多的引发思考,从而引导孩子不断发现、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我。

1.JPG

卜佳琪老师授课《项链》

2.JPG

敖雪老师授课《四时的情趣》

3.jpg

韩晶、张艳民、王红蕾授课《综合学习活动——马的研究》

4.JPG

吉林省教育学院小学教研部孙世梅主任评课

 

小学数学学科

数学课堂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学生的操作、感悟、体会、理解、交流分享等方式层层递进式地揭示数学的本质,在这一过程中,引发深度思考,培养学生思维力和创造力。刘颖老师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到动手描树叶、再到量量数学书,达成对周长概念的初识、理解、深化。以问题“都是4个正方形,为什么周长不同呢?”引发学生思考,以介绍学校生态园长春中国的周长,拓展学生视野,突出周长的实际应用意义。王辉老师的课幽默风趣,用两个游戏叠加引入,感受生活中的重叠现象。然后自然而然借助学生经验感知集合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令人赞叹!在练习中再次扩展学生,使学生再次进入深层次的思考之中,使学生知识得以延伸和拓展。黄丽婷老师的语言亲切自然,用两个字评价这节课就是“玩味”,学生通过两次分类活动,提升思维水平,在玩一玩(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活动中让学生直观认识各种图形;再通过你看你猜、我摸你猜、搭一搭等活动,进一步明晰各种立体图形的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念。

     省教育学院培训部程明喜主任评价说:三节课都是在情境中蕴含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在做中学,在活动中体验、活动中学习,活动中思考;经验的形成都是个性化的,通过教师的巧妙引导成为全体学生的活动经验,三节课在两感(思维推进感和思维生长感)和三指标(参与性高、有效参与和公平参与)上做的堪称完美。

1.jpg

刘颖老师授课《什么是周长》

2.jpg

王辉老师授课《重叠问题》

3.jpg

黄丽婷老师授课《认识图形》

4.JPG

吉林省教育学院培训部程明喜主任评课

 

小学英语学科

刘懿萱老师讲课题目是《Are you my mum?》在课堂上,三年级学生活泼投入、稚趣的表演感染着每一位听课教师。作为年经教师的代表,与会老师从她的身上感受到的是快乐与激情。霍丽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The hungry caterpillar》的绘本教学。作为经验十足的老教师代表,霍丽老师成熟老练的课堂组织,智慧风趣的课堂语言,化难为易的教学能力征服着所有的听课教师。两位教师都选取了故事教学,从不同的角度设计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观察能力、英语思维能力。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课后长春市教研室英语教研员史才春老师进行了现场点评。他从专家的层面上给予高度的认可:认为这两节课都能紧紧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有效教学,教学设计着重于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还发展了学生英语思维品质。他提出的宝贵意见为我们今后的英语教学指明方向。

1.jpg

刘懿萱老师授课《Are  you  my  mum?》

2.jpg

霍丽老师授课《The  hungry  caterpillar》

3.JPG

长春市教研室英语教研员史才春老师评课

小学科学学科

吉林出版集团的孟程程带领四年级的学生们畅游在书海、感受妙趣横生的鸟世界,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科普阅读,为学生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孙誉文和孔祥琪同学以亲身经历讲述“天下第一园”的故事,赢得全场阵阵欢笑和掌声。用心听、动手做、善思考,学生的心性在慢慢发生变化,学生眼中的科学是一个充满未知,充满色彩的世界,学生在《生态园中的小兔子》、《光的反射》、《传热比赛》课堂中观察现象、主动参与、探究根源,科学的种子在实践体验中生发。省教研员李铸衡老师这样评价,聂珊珊老师的课程设计以独具特色省二实验高新校园生态园为背景设计,关注到对学生环保意识、关爱小动物的意识、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教学内容丰富,教师一直微笑面对学生,“让秋意中的寒冷还带着一丝温暖”。井婷婷老师的课内容丰富,对学生渗透了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意识。万奇老师的课是一节非常走心的课,教具改进有新意,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有侧重。、

1.jpg

吉林出版集团的孟程程带领同学畅游在科学天地中

2.JPG

孙誉文和孔祥琪同学双簧表演《天下第一园》

3.jpg

聂珊珊老师授课《生态园里的小兔子》

4.jpg

井婷婷老师授课《光的传播》

5.jpg

万奇老师授课《传热比赛》

6.JPG

吉林省教育学院小学科学李铸衡老师评课

中学语文学科

     中学语文围绕本次砺志杯活动主题,从寓言、散文、文言文三种文学体裁入手,呈现了三堂风格迥异的研讨课。陈丹老师讲授的《蚊子和狮子》一课,通过一系列带有思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深度思考的过程中,理解寓言在形象、情节和寓意等方面的特点。在寓言的修改过程中,将抽象认识和创作实践紧密联系。孙雪老师教授的《昆明的雨》一课,紧紧把握住散文的特点,把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一一展现在老师和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感知汪曾祺的写作风格。课堂如行云流水,娓娓道来。王明欣老师选课突出经典,指向《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和文学价值。教学设计核心明确,指向核心素养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和审美与创造。教学过程关注文本,重视朗读,突出咬文嚼字,两个问题力求引发深度思考,探索有效的经典阅读,整体有设计,课堂有生成。

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语文教研员张后安老师对三节课进行了点评。张老师认为三节课共同体现出省二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的精准把握和解读,能够达成师生共同砥砺前行的效果。结合不同的课型与授课教师的表现,张老师进行了细致而精彩的评价。专家的指导带有浓厚的课题研究意味,既有细致的点拨和指导,又有高度的指引和教授,让在座的语文老师获益颇丰,并对语文教学中的深度思考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感悟。

1.jpg

陈丹老师讲授《蚊子和狮子》

2.jpg

孙雪老师讲授《昆明的雨》

3.jpg

王明欣老师讲授《毛遂自荐》

4.JPG

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语文教研员张后安老师评课

 

中学数学学科

石宇老师授课内容为《数学描绘世界》,立足中小衔接,从生活中的数学美引入,学生通过视频、动手操作、数学文化史欣赏、数形结合思想学习,一步步感受数学的乐趣。通过学习,学生从小学阶段对事物的表象感受,过度到初中阶段用数学的眼光进行描述和量化,实现中小有效衔接。沙敬红老师授课内容为《认识不等式》,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亲自感受、自然生成不等式的概念,从而加深对从方程到不等式转化的数学思想,更从不等号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加深对不等式的认识,让学生从一节课中感受生成、转化!纪成老师展示的《勾股定理》一课,立足于深度思考,让学生经历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体会由特殊到一般、转化、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通过动手拼图,感受智慧与古人的不谋而合,为同学热爱数学深度探究提供动力,从而达成发散思维,深度思考的目的。

课后省教育学院崔安玲老师和市教研室钟红老师分别对这三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以石宇老师为代表的六年级教师团队积极探索中小衔接的切入点,立足学生现有学情,借助中学数学老师的思维高度来引领学生进行更深度的数学思考,用数学描绘生活;以沙敬红老师为代表的七年级教师团队努力挖掘概念课中思维的衔接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将干涩的数学概念生动形象的呈现给学生,过程中更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学科特有的严谨;以纪成老师为代表的八年级教师团队能够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空间,对勾股定理的多角度、立体化架构起学生对于这一经典定理的认识。

1.jpg

石宇老师讲授《圆的周长》

2.jpg

沙敬红老师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3.jpg

纪成老师讲授《勾股定理》

4.JPG

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数学教研员崔安玲老师评课

5.JPG

长春市教研室初中数学教研员钟红老师评课

中学英语学科

丁亚男老师深度挖掘教材本身蕴含的重、难点知识,并多方查找资料尽量给学生提供更有效更切合实际的信息资源,以备学生拓展知识开阔视野使用。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关于文章中心人物美猴王的性格剖析深化了主题,明确了主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吕鹏老师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不一样的思维导图的绘制,体现不同学生的个性思维,并加入剪纸和陶泥部分拓展,引发深入思考。

大数据下的精准备课借用了翼课网平台,本次展示的备课章节为八年级上Unit7,学生完成单元前测试卷,教师根据平台提供的大数据,有针对性的把课程进一步整合和重新设计,达到教学效果的大化。经分析与研究,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为:听力,语法,阅读泛读,阅读精读,写作,口语延展教学。

李想老师的口语延展课程是基于大数据集体备课后的一节探索课,本课紧密围绕一般将来时的教学重点,以预测未来为话题,通过的精彩的设计,给孩子们搭建了很好口语表达平台,整节课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小组合作呈现出学生思维的扩展和深度发散。

基于大数据下的集体备课的优势在于:充分了解学情,为精准教学提供保障,具体呈现代替经验估算;优化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充和删减,基于事实代替基于经验;针对性布置作业,为不同学生布置各自所需的作业,对症下药代替整齐划一。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学科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徐笑梅教授进行评课。徐老师从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堂环节设计,以及板书的作用等几个方面给予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对于篇章教学,徐老师强调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无论是思维品质还是文化品格的提升都应该是建立在课堂构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之上的,徐老师的精彩点评让大家受益匪浅。

 

1.jpg

丁亚男老师授课《Unit6  sectionA》

2.jpg

吕鹏老师授课《Unit5  sectionB  Reading》

3.jpg

李想老师授课《Let’s  become  happy  and  successful》

4.jpg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备课

5.JPG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学科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徐笑梅教授进行评课

音乐学科

“金色童年”男童合唱团和高新小学五年9班的现场展示,演绎了音乐课堂之外的精彩,精彩得益于社团训练,也得益于课堂熏陶。宋蕾老师执教的《单簧管波尔卡》是一首需要“精听”的经典名曲,本节课结合“生命教育”来设计教学活动。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形象、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从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参与,并让学生通过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杨壮老师指教《关东风情》一课的意义在于,提高中学生对家乡本土文化的认识与传承,正确认识本土文化,增加文化自信。杨老师深挖二人转的艺术价值,从“说”“唱”“扮”“舞”四个功夫带领学生了解二人转,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演唱、大胆展示,学生在体验参与中感受二人转的艺术魅力。

吉林省教育学院付玉坤老师针对宋蕾老师的欣赏课《单簧管波尔卡》给予指导。首先付老师对该教师这节课给予肯定,分别从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议,也为当今的欣赏教学如何上给予指导意见。吉林省教育学院孙霁老师对杨壮老师《关东风情》给予高度评价,深度剖析二人转,本课内容有深度,生动,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对二人转民族艺术的发展和传播提出三点建议。

1.JPG

“金色童年”男童合唱团以专业水准现场演唱《学习雷锋好榜样》《遥远的海岸》《中国少年》《红领巾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