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速递

【转新文化报】吉林省二实验获赠14套机器人 学生过足“瘾”

发布时间:2014-04-21

   

学生在拼装制作机器人。记者 刘阳 摄

    新文化报讯 (记者 王跃 实习生 李慧月) 4月18日下午,教育部—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机器人设备捐赠及授牌仪式在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会议室内举行。据悉,此次仪式上,教育部与乐高集团为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捐赠了14套乐高机器人,并为该校打造了机器人创新实验室。

  6块积木拼成百种“鸭子”

  在现场互动环节,乐高集团代表藏林向在场的百余名师生代表介绍了乐高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并随机找来三名初一学生,让他们面向三个方向站立。

  “我发给你们每人6块乐高积木,其中4块是黄色的,两块是红色的,你们在3分钟内将它们拼成一个小鸭子。”随着藏林宣布游戏规则,在场的三名初中生立即动起手来。

  几分钟后,截然不同的三种“鸭子”呈现在众人面前。“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实验,三位同学拼凑得都很好,但却都不同,这就是在机器人研究中追求的创新能力。”藏林指着幻灯片上的上百种“鸭子”,而这些“鸭子”的原材料都是相同的6块积木。“机器人的研究正是为了构建学生的立体思维,开发学生潜能,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及体验中不断得到成长。”藏林说。

  学生:克服困难学到很多东西

  随后,记者来到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学生们正在以小组为单位埋头研究。帆船、大象、电梯、升降机、电子狗……桌子上已经摆满了学生们制作的机器人作品。角落中,几个孩子正争论得面红耳赤,“我们都对行星齿轮比较感兴趣,所以制作了这个机器人,根据齿轮啮合的转动让机器人动起来,外啮合是反向,内啮合是同向的。”

  一个形如电梯的机器人在众多作品中很显眼,“这是我们第二次努力的结果。”来自六年级一班的吴林蔚说,因为齿轮和纽扣没有调节好,小组第一次尝试就失败了,后来经过共同讨论,最终成功将电梯机器人运作了起来。问及成功的感受时,小女孩一脸自豪,“克服困难的过程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机器人研究的过程,实在是太酷了。”

  老师:提高动手和创新能力

  “你看,仅一个下午,他们就制作出这么多类型的机器人,这说明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分小组拼装过程中,也锻炼了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指导教师杨华说。

  “此外,学生在物理、化学等方面也都有相应提高。”杨华拿起一个类似小轿车的“机器人”说:“以小车为例,前后轮的大小、滑动时受到的阻力,都是学生要考虑的,无形中让他们学到了很多物理知识。”

点击预览原始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