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通知公告
理论前沿
中外教育思想汇编七: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提出要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社会主义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所谓“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按照他的意见,即“意味着劳动与人在各类活动中的丰富精神的统一,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的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他指出:“在这个和谐中,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规定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我们只能说,全面发展的某些方面对于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的影响可能比其他的方面大一些。”同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也不是意味着一个人可以不停地从一种职业转到另一种职业,而是指每一个人在精通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的同时,还有兴趣和能力进入任何其他的知识领域。他说:“全面发展的思想是跟样样都做而又不求甚解是毫不相容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校中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都是重要的,没有第一、第二之分。他说:“在教育作用的完整的体系里,那怕只是忽略了其中的一个环节都会破坏这个有机的统一”。他强调道德面貌在每个人身上起着主导的作用。他认为“社会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不论他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因此,学校中的任何工作都应当包含道德教育的意义,发挥德育的作用。他也强调智育的重要性,认为“无知的人对于社会来说是危险的,”“学校应当不让任何一个没有在智力方面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他还非常重视劳动教育和美育,强调课外与校外教育的作用。他认为,如果不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由活动时间,要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才能是办不到的,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也是不可能的。合理的学习制度,课内外教学的有机结合,就使德、智、体、美和劳动教育融为一体,发展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他们升学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施“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必须使人的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赋、意向、兴趣和爱好等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发挥。他强调说: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让走向生活的每一个青年男女的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对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共同要求;而各种才能、兴趣、爱好的充分发挥则因人而异,因此,他要求教师必须以关切而又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去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竭力设法把教学和教育工作安排得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显示出他的天赋,找到他喜爱的活动,并在这方面成为能手。
总之,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既是“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又是它的归宿点。这一培养目标是以“全面发展”为主体,把“个性发展”、“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三者融合在一起,成为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统一整体。
二、论证了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在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中,道德教育居于主导的地位,他认为,从学校培养出来的人,不管他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首先是一个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
他首先提出了德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树立儿童坚定的共产主义道德信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信念是道德发展的最高目标,或者说是“对坚持真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并为此随时准备作出任何牺牲的一种热忱企望”。道德信念一旦形成,就成为个人心目中完全正确的真理,成为人的一种能动力量;反之,一个人如果缺乏坚定正确的道德信念,便没有正确的方向。他认为,共产主义信念,是激发儿童和青少年不断产生崇高的、纯洁的、美好的愿望的源泉。如果学生能从内心真正认识到共产主义信念的崇高目的,那么,他就会为社会的利益而投身于生活。
2.培养儿童丰富的爱祖国、爱人民的道德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情感乃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在他看来,学校应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例如,先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母亲,了解和体贴母亲的忧伤和难处,力所能及地分担母亲的家务琐事;由此扩而广之,为爷爷、奶奶、父亲、兄长、弟妹献出爱心,付出爱行;再扩而广之,为家乡献出爱心,付出辛劳,作出贡献。继续扩而广之,为家乡父老乡亲,尤其是孤老病残乡亲,献出爱心,施以善行。再下一步,为素不相识的路遇同胞,献出爱心,做出善举,等等。苏霍姆林斯基断言,如果一个孩子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爱,他会爱自己的祖国吗?爱出于奉献,奉献中生出情感美。
3.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习惯。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意见,道德具有继承性,并且存在着全人类的基本道德准则。在人的个性形成中,童年是一个关键时期。因此必须从幼年开始,就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使他们逐步地理解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进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苏霍姆林斯基尤其强调把“同情人、关心人”视为奠基性品质,他认为,孩子在童年时期对人的苦难、不幸、烦恼和孤单特别敏感,此时培养他们这方面的品质最为有效。他也认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成果,热爱劳动者,对儿童也是极为重要的品德。苏霍姆林斯基确信:如果儿童懂得为别人的幸福和欢乐而付出劳动,并为此而流了汗,那么他的心就会变得善良、敏感和温柔。与此相反,如果一个儿童在童年期并没有形成上述良好的道德习惯的话,那么,所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
在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应该遵循以下途径和方法:
1.通过积极的实践活动,形成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在儿童身上去掉某种不良的行为,养成某种好的品德,仅靠阻止、警告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教育的引导下,让儿童自己去积极实践,走上正确的道路,相信自己有克服困难的力量。他断言: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依靠他们自身的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和巩固;他们做的好事越多,给坏事的可乘之机也就越少。
2.坚持正面教育,使优良品质在儿童身上占支配地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任何一个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都存在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斗争。因此,在教育儿童,特别是缺点,错误较多的学生时,必须坚持正面教育,充分调动起儿童的积极因素,使优良品质在他们身上占支配地位,这样才能唤起儿童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上进的信心,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为进一步接受教育和不断克服消极因素创造条件。
3.抓好集体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外部环境是儿童精神生活的决定性因素。学生的生活环境就是学校集体和班级集体。这个集体是学生成长的“土壤”,对学生的意识倾向、信念、理想、兴趣和能力等个性特点的形成具有巨大的作用。他说:“集体活动中先进的社会思想展现得越清楚,作为社会小细胞的集体的作用越大,那么它的教育力量也就越大。”因此,教育者应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培养学生的健全的集体,通过集体组织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并建立合理的交往,寓教育于教学、社会活动和学生的集体活动中。
4.多宽恕、少惩罚,惩罚须以教育为基础。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意见,惩罚是一种特别刺激人和危险的方法,在使用惩罚时,很多教师容易犯错误。所以,他认张只要儿童不是故意作恶,一般都不应给以惩罚。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宽恕才能触及儿童自尊心最敏感的部分,使儿童产生出一种要求改进错误的意愿和积极性。他说:“不要急于处分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的;要设身处地为孩子们想一想,那么就可相信他们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进错误的。”
三、倡导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体系中,他把智育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认为智育对于人之所以必要,不仅是为了劳动,而且是为了精神生活的充实。他进一步指出,智育的任务首先是使学生在所有学科方面掌握深刻而牢固的知识,但决不能把智育的任务简单地归结为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和对智力活动的兴趣。他说:教育“这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维”。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性,是“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在智育中,始终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性放在首位,并总结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原则与方法。
他首先提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原则。
1.依靠周围环境发展思维的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环境。儿童开始迈步,首先认识的是他生活的周围环境。儿童的大脑是在对周围环境的事物和现象的多方面的认识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增强的。因此,他强调父母和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认识周围环境中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让儿童发现事物的各种特点,使周围环境变成儿童思维活动的发源地。
2.在积极活动中发展思维的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积极活动是联结语言和思维的桥梁。它包括了课外、劳动等多方面活动。他认为学生的活动必须与运用知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才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事实、事物、现象以及相互因果关系的理解。所以,他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各种活动要做精细的安排,既要设计学生的活动方式和内容,又要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卓有成效。
3.通过课内外教学发展思维的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通过课内外教学发展学生的感觉、知觉、想象和幻想等认识活动,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他从多年的经验出发,深信应当把学生带到自然界中去,带到花园、树林间、花草盛开的田野和河岸边去,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使他们对大自然的万事万物感到由衷的惊奇和赞叹;而这种富有感情的认识,能激发学生大脑的积极性。
4.通过培养分析能力进行思维发展的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条抽象真理,概括的事实范围越广,这条真理的识记和在记忆中的保持,就越要依靠学生独立分析和思考过的事实的多少;而只有在认识和分析事实的过程中,理解了抽象真理的实质,并使用这条真理去解释事实,学生才能很好地识记这条抽象真理,把它牢固保持在记忆里。
5.利用儿童形象思维进行思维发展的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深入探索儿童的精神世界,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儿童的形象思维去发展儿童的抽象思维。
其次,苏霍姆林斯基概括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
1.利用“思维课”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学生中设有“思维课”。设这一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生动地、直接地感知周围世界中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并进行逻辑分析,获取新知识,进行思维训练,找因果关系”。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思维课”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上好“思维课”就要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旅行。自然界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他们具有鲜明生动的想象力、敏锐的记忆力和丰富的情感反应。他说,在传统教学中,为什么有的学生在校学习三年仍记不住语法规则,弄不懂9乘以6等于多少?其原因就在于知识与思维发展之间经常脱节,教师往往把掌握一定数量的知识作为教学的目的,没有把教学视为培养发达的智力的手段,而只有具备了这种发达的智力,才会使学习随着新知识的掌握变得越来越容易,防止教学过程与智力发展脱节——我们认为这几乎是最重要的教育任务。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教师,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儿童的意识和记忆力的发展来源于周围世界,那么随着儿童的入学,他的记忆的敏锐性、思维的鲜明性不仅不会削弱,反而会增强。
苏霍姆林斯基同时也指出,不能夸大自然界在教育中的作用。只有教师指导学生去认识自然界,用思想去钻研自然的因果联系的时候,自然界才能成为教育的强大源泉,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分析、研究周围世界的各种问题,使儿童的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
2.提倡研究性学习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研究性学习在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中都可运用。儿童在分析某种现象时在多大程度上积极地表现了智慧的努力,不仅决定着知识的深度,而且决定着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他经常在课堂上观察学生动脑分析教材的情况。例如有的学生分析语言现象时,进行对比学习,自觉地掌握语法的规律。他特别强调要让学生去研究和分析那些没有明确阐述的、似乎是隐藏的因果联系的事物,就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学生在概括大量事实的基础上,能够分析现象中的内在联系,并取得规律性的知识,他认为这是极其宝贵的。
因此,他告诉教师,课堂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把研究性学习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只要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文化科学知识和生产劳动采取研究的态度,不仅能挖掘出更多的事实材料,而且能从大量的事实中归纳出规律性的知识。有经验的教师不能把现成的结论、定理和正确的证明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生产劳动、教师所叙述的事实去证明一种结论和原理,或者推翻一种结论和原理。这种方法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同时,学生随着新知识的掌握,钻研精神、自学能力养成了,学习就会变得越来越轻松,越充满趣味。
3.通过理解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上每节课都要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的。上课开始,教师就要告诉学生,什么是理解的重点,在学习教材的思维过程中要达到什么目的。他说,要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就必须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假如学生担负着具体的思维任务,给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慧力量就会越加积极地投入到完成任务的活动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和困难就暴露得越加明显,学生的脑力劳动就会成为一种为克服困难、积极开展思维活动的过程。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解疑和克服困难中培养起来的。而有的教师认为把教材讲得越明白易懂,学生的疑问就会越少,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就会越深刻。实际上恰好相反,苏霍姆林斯基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有一个小学教师,为了讲好算术课,把图片、表格、实物都拿到课堂上进行演示,表面上看起来进行得很顺利,但这个班到五年级时,却使教师大吃一惊,许多学生不会做应用题。苏霍姆林斯基说,事实如此,因为那位女教师在整整四年里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不让他们碰到困难,所以他们事实上并没有学会积极地思考。与上面的那位教师相反,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在让学生弄清克服什么样的困难,并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克服困难上去。
4.借助抽象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研究和探索儿童的精神世界时,要认真思考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如何利用儿童的形象思维,并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其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在少年期迅速形成,这不仅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前提,而且是解剖生理发展的基础。只有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念,才能使大脑的思维能力得以增强,如果不借助抽象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智力的发展似乎就要停滞。他指出,在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概念、判断、法则,当学生还没有理解它的时候,不应当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死记硬背在青少年时期不仅是有害的,而且是危险的。青少年的大脑在这个时期可塑性非常大,所以老师的明智指导,对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5.利用课余时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所在学校的教室里设有一些角落,他把这些角落称为“思考之角”、“难事之角”、“幻想之角”,供学生课外学习之用。“思考之角”诱导学生超越教学大纲的范围,向着未知的远方探索知识的火花。“难事之角”放着几个模型的图纸,都是根据奥妙的、不同寻常的设计思想制成的。要把这种设计思想变成金属和塑料制作的实物,就要克服很大的困难,要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幻想之角”能从科学知识的篝火里点燃起志向的火花。学生在这里体会到了思考的艰辛和欢乐,增强了“驾驶知识和发展智力的自豪感”。
四、主张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指出,美育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它通过各种特有的手段和途径,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际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定自身的美”,而这种美乃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文学作品、绘画等对美育起着巨大作用,在他看来,指导儿童阅读那些反映自然美和人性美的文艺作品可以开拓儿童的视野,激励儿童奋发向上。对绘画作品的感知,可以唤起儿童用色彩、线条和色调配合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周围世界的态度。音乐是情感、感受和心情细致变化的语言,可以增强儿童对旋律的敏感性和感受性。
苏霍姆林斯基在强调培养儿童审美修养的基础上,更重视引导学生去创造美。因为对美的创造要以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为基础,所以教育者要教会儿童去观察、倾听和体验各种美的事物,使他们能够亲自接触周围世界存在的美好事物并能将自身的思想、情感等倾注在所见所闻的美的事物之中。同时教育者要以鲜明的充满情感的语言把他们所感知的周围世界的美揭示出来,去感染学生,借以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进而提高其对美的创造水平。
五、苏霍姆林斯基的历史地位与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教育家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来发展教育科学的光辉典型。他的教改经验和他的教育思想是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一般要求的。他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是他取得成功的力量源泉;他对理论问题的勤奋、求实的探索精神,使他获得了重大的理论建树。苏霍姆林斯基的崇高人品和治学精神,是一切教育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上传人:邢 阳 吴 林审 核:张海燕 刘艳滨
负责部门:校科研处
录入时间:2013-3-21